回顾:1岁男童身患重疾,多次手术仍无力回天,2岁生日前一天离世
一间小小的儿童病房里,住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想想,此刻的他正在顽强地跟病魔做着斗争。而病房外,想想的病情却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在场人都希望想想能够挺过自己的两岁生日。时间回到半年前,医院见到想想时,所有人都被这个小男孩经受的痛苦震撼了。年仅一岁半的想想,面部因淋巴管瘤的肿胀被压迫变形,脖子也比正常孩子粗上很多,气管上切开的口子、接着的管子都在告诉我们,这个孩子正在经历折磨。
在病痛的侵袭中的想想依旧会挥动着小手跟爸爸妈妈互动,似乎在尽可能地安慰妈妈低落的情绪。想想的爸爸妈妈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爸爸是个90后东北的男孩,妈妈珊珊则是个痛快的北京女孩。如果没有疾病,这一家三口本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可不幸偏偏就降临了这个小家庭。想想的病是先天性的,且来势汹汹,就连医生都直接断言这个情况根本没有治疗的必要,就算全部切除,也会损伤很多神经和肌肉,后半生很可能导致重度残疾。正如医生所言,除了肉眼可见的面部肿块外,想想体内的肿瘤已经扩散到了颈部,胸腔和两侧腋窝,甚至影响到了肺部的基础功能,造成了呼吸困难。
这些病变都像是装在想想身上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要了他的命。尽管医生都说做手术切除肿瘤没有必要,但珊珊还是希望儿子能摘下管子开口说话,毅然决然的选择进行手术。当天一上手术台,原本不爱哭闹的想想像是感知到了什么一样,突然不安起来,稚嫩的小脸上全是惊恐,无声地挣扎和反抗,像是针尖一样扎在想想父母的心上。手术正式开始,医院院长林欣亲自带队,集结了几个科室十几名医生站满了手术室,一场和肿瘤争夺生命的战役就此打响。
2个小时45分钟后,一块重达一斤左右的肿瘤从想想的颈部取出,等候在外的妈妈见到儿子小了一圈的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短短几分钟后,想想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正当妈妈在外庆幸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30个小时后,儿子的情况急转直下。在icu里想想几次出现呼吸困难,用呼吸机也依旧发憋,伴随着多次心率下降,让所有人的神经都再次崩溃。专家会诊后发现,想想又遇到了新麻烦,气管内出现了很多类肿瘤物状的肉芽,几乎堵住了气管的4/5,这就意味着想想随时会因为气管堵塞而窒息。
一边是刚下手术台还没醒过来的儿子,一边是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天平两端的重量像是一座大山,压着这对小夫妻俩喘不过气来。做还有一线生机,不做孩子最后会被活活憋死。为了这一线生机,想想再一次被送上了手术台。但此时的想想离开了呼吸机,随时都会发生意外,从icu到手术室的路上就是生死考验。在快到手术室时,想想突然开始抽搐,一路护送的医生立马进行抢救,五分钟后手术正式开始。然而由于器械操作环境受限,消除气管内肉芽的速度太慢,但此时的想想多一分钟手术时间,就多一分钟危险。
为了尽快切除气管内肉芽,医生冒险尝试经口导入硬性气管镜进行切除,暂时缓解了想想的生命危险。在等待第二次胸腔手术的过程中,右边脸颊切完的肿瘤又长出来了,此时保守治疗已经没有意义了。珊珊和丈夫找上了沈文斌医生,他是国内唯一一支研究淋巴管瘤团队的牵头人,沈医生立马带队进行了专家会诊。可看完想想的病例后,在场的医生都眉头紧皱,面色沉重。在医生严明了手术危险性后,夫妻俩回想着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还是决定再搏一次。
整个手术过程一共经历了14个小时,一切还算顺利。眼看着想想一天天的好起来,大家都在等待着他出院的好消息,然而事情却没有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隔一个月后,再次见到想想的时候,他头部的肿胀程度更甚之前,甚至时时刻刻带着呼吸机。至此所有人都明白,想象的病情已经无力回天了。还有八天就是想想的两岁生日了,珊珊给儿子修剪指甲、理发,想想在病房里如何给儿子一个美好的生日,医生每天也是在给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维持治疗。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想想生日还有一天时,沈文斌医生一大早就行色匆匆地赶往病房,而珊珊此刻坐在儿子旁边,慌张又害怕。半个小时后,沈文斌医生宣布想想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尽管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但珊珊还是无法接受。希望想想能够听到妈妈的呼唤,摆脱病魔后,早日再一次来到他们身边。
对此,你怎么看?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