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儿童白癜风患者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j2nr3m8.html常有人问我练太极毁膝盖的问题,我说那是谬论。我见过很多啥也不练的也嚷嚷膝盖痛,为什么呢?因为人老了,气血不足了,关节滑液也就减少了。从而导致关节磨损,产生退行性关节炎、骨刺等。打太极拳的年老人居多,膝盖痛的比例也偏高,于是就产生了打太极拳毁膝盖的谬论。实则罪魁祸首应该是关节滑液的减少。
关节滑液是起润滑关节作用的,人过了中年因为气血不足,导致关节滑液减少是个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在现代临床治疗老年性关节炎时的方法,就是向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以替代缺失的关节滑液。但靠注射药物只能起到润滑作用,治标而不能治本,因为关节软骨是无血管、无神经、无淋巴管的组织,药物无法替代关节滑液起到营养和修复关节的作用。还得靠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打通阻塞的血脉,为全身输送营养。
运动必会带来损伤,无论什么项目,动作越激烈的,难度越大的损伤也越大。你看哪个运动员不是带着一身的伤病退役的!为什么?因为现代体育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不断挑战人体的运动极限,不断超负荷的考验身体各器官的承载能力,身体能不受到伤害嘛!
既然运动导致伤害,是否就可以不动呢?否也!只有运动才能使气血流畅,才能滋养五脏六腑,才能百病不侵,才能让身体更多的制造关节滑液。所以既不能不运动,也不能过量的运动,才是养生之首。不管是运动也好,或做其他任何事业也好,都要适可而止,不要去追求极限。这是中国老祖宗的大智慧,周易八卦讲九五至尊,九九就亢龙有悔,甘尽苦来了;儒家学说讲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太极拳讲不顶不丢,无过不及。老百姓讲话叫恰到好处,见好就收,都说的是这个道理。
太极拳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指导思想,不过于追求高、精、难。相对其他运动项目而言动作舒缓,中正安舒,平和自然,既运动了身心,也不至于损伤身体,可谓是最好的运动项目。但在套路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以上的原则,不要选择竞赛套路作为日常锻炼的套路,特别是老年人。
太极拳有传统套路、简化套路、竞技套路之说。只有这个竞赛套路是为比赛而设计的,追求的是动作的优美和难度,只有这样比赛时才能打高分。竞技套路的特点一是架子太低导致膝盖吃重大。二是有很多的跳跃动作一跃老高,在空中还要几百度的转体,然后再单腿落地,这样不伤膝盖才怪。您想呀,大自然给人类设计的膝盖只能前后运动,是无法左右运动的。转体后单腿落地必会给膝盖造成左右的横力,用于转体的刹车,能不损伤膝盖嘛!膝盖只能在身体左右转动时前后一提一落的运动,绝不能横向的运动。就像车的轱辘是前后滚动的,如果非让它横着走,用不了多久就得换轮胎换轴承。膝盖是不是在左右摇摆有一个自测的方法就是脚掌是不是在左右喝风,也就是在左右转体时脚掌不能平铺于地面,而是会左右抬起。
练太极拳时还要注意全身放松,身法自然。腿部关节如果有吃力的感觉,那一定是放松不够的原因。膝盖一般情况下不可超过脚尖,特殊动作膝盖需要超过脚尖时,膝盖也是松垂下去的。有些太极拳教练过于强调身法中正,上身挺得很直,这样则会导致跪膝,这也是膝部吃力的一种表现。正确的做法是身体略向前倾,尾骨是略向后翻的。
总之,我们应当从指导思想上和运动方式上都要顺应人体科学的规律,不可逆而行之,否则必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谨以此文,献给“百家号公益计划”行动。愿太极拳这一中华民族的非物质遗产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愿太极拳能给天下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