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难治(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实践中的难点。
在由高博诊断中心主办的“江西省淋巴瘤疑难病例分享讨论会”上,医院李午平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一例奥妥珠单抗联合治疗R/RDLBCL病例的诊治经过,希望为同道的临床工作带来启示。
●首次复发后再次诱导治疗失败,疾病愈加难治
患者为4岁女性,年1月首次确诊DLBCL(ⅢB期,IPI评分为2分),6个周期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但患者拒绝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年10月出现多部位复发、伴结外侵犯,广泛累及双侧颌下、右侧腋窝、双肺、腹腔、腹膜后、右侧盆壁旁,诊断为DLBCL(复发,Ⅳ期,IPI评分为2分)。
鉴于患者短期内复发,预测预后差,建议行二代基因测序(NGS),但患者拒绝。予R-DICE化疗5个周期,出现疾病进展(PD)、肝脏受侵;更换方案为R-GDP联合BTK抑制剂泽布替尼,1个周期后,肺部病灶进展,并开始出现三系血细胞持续低下。年10月转入,寻求进一步治疗。
●持续骨髓抑制: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入院后血常规示三系血细胞水平明显低下,白细胞(WBC)仅0.70×/L,红细胞1.50×/L,血红蛋白(Hb)48g/L,血小板(PLT)5×/L;铁蛋白升高(ng/mL),可溶性CD25(sIL-2R)正常,不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
同时,骨髓细胞学示骨髓增生减低,未见巨核细胞,未见肿瘤侵犯。影像学较年9月时进展,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增大,伴阻塞性肺炎、胸腔积液。
随后积极予升WBC、升血小板、输血、抗感染等纠正骨髓抑制治疗,但是患者WBC、PLT、Hb水平仍然低下。
多次活检病理、流式细胞(FCM)检测,仍未查明持续骨髓抑制原因,考虑继发性或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纠正骨髓抑制治疗期间,颈部淋巴结明显增大(约4cm×5cm),胸闷、气促、刺激性咳嗽较前加重,考虑上腔静脉综合征。
至此,此例R/RDLBCL患者肿瘤持续进展,且三系血细胞水平低下、无法耐受化疗,放疗科医生评估不适合放疗,PD-1抑制剂在非特指型DLBCL治疗中的作用有限,PLT极其低下、BTK抑制剂无法使用,方案选择有限,下一步诊治该何去何从?
●新型抗CD20单抗联合靶向治疗提供R/RDLBCL新思路
为了复核诊断准确性并进一步寻找难治复发原因遂送检NGS,并请外院病理会诊,免疫组化示BCL-2高表达(80%);NGS显示TP5、CREBBP突变,提示预后差,但目前针对TP5突变的治疗手段有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能有助于改善生存。因此我们期望通过有效的系统治疗为allo-HSCT创造机会。
在用于早期复发R/RDLBCL患者治疗的Ⅱ期研究中,新型抗CD20单抗奥妥珠单抗联合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显示了一定的有效性和较好安全性。在与家属沟通后,我们对此例患者尝试了奥妥珠单抗联合维奈托克方案治疗,同时积极升血小板、输血、止血、抗感染支持治疗。
患者症状有所好转,2周后复查影像学,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胸腔积液减少,但三系血细胞仍然低下。后患者因经济条件有限,自动出院,医院治疗,不久后去世。
●全面考虑骨髓抑制原因;CAR-T时机可前移
赖若梅教授(医院血液科):本病例自首次复发后就未再达到过CR,且持续进展,典型难治。患者持续骨髓抑制,可能由多线化疗导致,也可能存在病毒感染所致,前期或可予相关筛查,进行明确或排除。
沈佳坤教授(医院血液科):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血液系统肿瘤、实体瘤患者中均不鲜见,化疗、原发肿瘤进展、骨髓转移、骨髓纤维化、合并感染都是可能的原因,可以尝试通过多点穿刺、骨髓活检等方式寻找病因,但临床实践中也常常难有定论。
李振江教授(医院):
(1)根据既往实践经验,R-DICE方案导致的骨髓抑制持续时间较长。
(2)骨髓活检有助于明确是否合并骨髓侵犯,导致骨髓抑制;FCM可帮助早期诊断病理形态学尚不典型的骨髓侵犯。
()对于难治性DLBC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在复发后的治疗过程中,尽早介入可能获益更大;否则结外侵犯越广泛,肿瘤负荷越大,疗效越差。
●警惕肿瘤所致高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善用微移植;前移T细胞采集时机
李菲教授(医院):
(1)淋巴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三系血细胞持续减低、导致治疗无法延续的情况常见,可能原因包括疾病进展导致骨髓侵犯(本例患者骨髓细胞学未见肿瘤侵犯)、骨髓衰竭(尤其是年龄较大、使用过高强度或多线化疗者)等。明确为骨髓衰竭患者,如果肿瘤控制效果尚可,可予促造血治疗;但如果肿瘤持续进展,患者多已为终末期阶段,无法逆转。
此外,如果患者未达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还需高度警惕肿瘤进展所致的高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如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IL-10等细胞因子]继发骨髓衰竭,治疗策略上需同时控制高细胞因子释放和促进造血,抗肿瘤治疗可暂予对骨髓影响较小的过渡性治疗,部分患者骨髓功能能够逐渐恢复。
(2)微移植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三系血细胞低下、恢复造血功能,尤其是老年、存在TP5突变、需要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对于存在TP5突变的DLBCL高危患者,如果后续有CAR-T治疗计划,应早期采集和储存T细胞,确保T细胞活性与功能,即T细胞采集时机前移。
*本文根据“江西省淋巴瘤疑难病例分享讨论会”学术交流内容综合整理
专家介绍
李午平
医院
·医院淋巴血液肿瘤科二病区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研究型医学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血液学会委员
·江西省“百人远航”计划人才
编辑
赵薇
审核
李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