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淋巴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胸部解剖学肺的详细介绍 [复制链接]

1#
一、肺的位置

肺坐落于胸腔之内,被纵隔分为左右两侧,每侧各有一个。它通过肺根和肺韧带与纵隔紧密相连。肺的形态近似半圆锥体,具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肺尖朝上,突至颈根部,其位置大约在锁骨内侧/3的上方2-3cm处;肺底位于下方;肋面是肺的外侧面,它紧贴着肋骨和肋间隙;而纵隔面则是肺的内侧面,对着纵隔和脊柱。在肺的三面交界处,可以找到肺的前、后、下缘。

二、肺的体表投影

肺的体表投影,即肺在人体皮肤表面的可视轮廓,对于了解肺部病变及体表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其投影范围大致如下:肺尖部分投影至颈根部,位置约在锁骨内侧/3的上方2-3cm处;而肺底则位于下方,投影范围较广。此外,肺的肋面紧贴着肋骨和肋间隙,其投影线沿着肋骨走向;而纵隔面则对着纵隔和脊柱,投影范围相对较小。通过了解这些体表投影,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肺部在人体中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联。.肺的前、下界肺的前界大致与胸膜前界重合,但左肺前缘在胸肋关节高度处沿第4肋软骨转向外,再沿胸骨旁线弯向外下,形成一条略凸向外的弧形线,直至第6肋软骨中点,此处续为肺下界。

两肺下界相较于胸膜下界稍高。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肺下界与锁骨中线相交于第6肋,与腋中线相交于超过第8肋的位置,与肩胛线相交于第0肋,而在近后正中线处,它与第0胸椎棘突平齐。值得注意的是,小儿的肺下缘相较于成人要高出大约一肋。2.肺裂的描述左、右肺的斜裂起始于第3胸椎棘突,向外下方延伸,绕过胸侧部,最终在锁骨中线与第6肋相交处形成一条斜线。而右肺的水平裂则起始于右第4胸肋关节,向外侧延伸,直至腋中线与斜裂的投影线相交,形成一条水平线。3.肺根的位置肺根位于前方平对第2-4肋间隙前端,而后方则平对第4-6胸椎棘突的高度。它位于后正中线与肩胛骨内侧缘连线的中点垂直线上。

三、肺的结构

(一)肺叶的划分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而右肺则被斜裂和水平裂共同划分为上、中、下三叶。需注意,肺裂的完整性可能有所差异,导致肺叶间出现肺实质的融合,同时也可能存在额外的肺裂和肺叶。

(二)肺门与肺根的解剖肺门位于两肺纵隔面的中部凹陷处,也被称为第一肺门,这里汇集了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肺丛等重要结构。而肺根则是指出入肺门的各种结构的总称,它被胸膜所包裹。在肺根中,各结构的排列顺序具有一定规律,即由前向后依次为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和肺下静脉。

在左、右肺根中,具体的结构顺序也有所不同。例如,左肺根的顺序为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上静脉和肺下静脉,而右肺根则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静脉和肺下静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左、右肺下静脉的位置最低,因此在进行肺手术时,切断肺韧带时必须小心谨慎,以免损伤这些重要结构。

此外,两肺门处还分布着数个支气管肺淋巴结。在解剖位置上,两肺根的前方有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后方则有迷走神经,下方则是肺韧带。在右肺根的前方,还可以看到上腔静脉、部分心包和右心房,后上方则被奇静脉所环绕;而左肺根的上方则有主动脉弓跨过,后方则是胸主动脉。

(三)支气管肺段的构成肺由肺实质和间质共同组成,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胸膜脏层。其中,肺实质主要包括各级支气管和肺泡,而间质则包含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等。主支气管进入肺部后,会反复分支形成类似树枝的形态,被称为支气管树。在临床上进行气管镜检查时,可以在气管、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腔内清晰地观察到各级支气管的开口。每一肺叶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肺叶。肺段结构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一个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这种结构呈锥形,尖端指向肺门,而底部则朝向肺表面。在肺段内,段支气管、肺段动脉以及支气管血管支相伴而行。此外,肺段间还分布着少量的结缔组织,并伴有段间静脉,它们负责收集相邻肺段的血液。这一结构特点为肺段切除手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志。左肺包含0个肺段,而右肺则有8-0个肺段。在左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往往与后段支气管共同起源于同一支气管,同样,下叶的内侧底段支气管与前底段支气管也常合并。因此,在肺段划分上,这些区域可能被合并为尖后段或内侧前底段,从而使得左肺的肺段数量减少至8个。肺段支气管与支气管肺段概述肺段支气管,简称肺段,是肺部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肺段都由一个独立的支气管进行供血和通气,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肺部的健康。同时,支气管肺段则是解剖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肺部支气管在解剖结构上的分段。这种分段方式有助于医生更精确地了解肺部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四、血管系统

肺的血管系统包括肺血管和支气管血管。肺血管,即肺循环中的肺动脉和肺静脉,主要负责气体交换,是功能性血管。而支气管血管,也就是体循环中的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被称为营养性血管。

(一)肺动脉

肺动脉干从第4胸椎高度开始,分为左、右肺动脉。右肺动脉的长度较长,它经过奇静脉弓的下方进入右肺门;而左肺动脉则较短,通过胸主动脉的前方进入左肺门。这两条肺动脉在肺内的分支通常与支气管的分支相伴而行。

(二)肺静脉

肺静脉方面,左右两侧各有两条,分别是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在肺内,它们进一步分为段内静脉和段间静脉,其中段间静脉负责收集相邻肺段的血液。具体来说,左上、下肺静脉分别负责收集左肺上、下叶的血液;而右上肺静脉则收集右肺上、中叶的血液,右下肺静脉则负责收集右肺下叶的血液。最后,上、下肺静脉会在第3、4肋软骨高度处汇入左心房。(三)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也被称为支气管支,通常有-3支,其起源自胸主动脉或右助间后动脉。这些动脉与支气管的分支相伴而行,深入肺部,为各级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肺淋巴结、肺实质以及脏胸膜等提供血液。

(四)支气管静脉

在肺部,一部分静脉汇集成支气管静脉,它们离开肺门后,左侧的注入半奇静脉,而右侧的则注入奇静脉或上腔静脉。另一部分静脉则汇入肺静脉的属支。

此外,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的终末支之间存在吻合,这种吻合使得体循环和肺循环能够相互交通。当肺动脉出现狭窄或栓塞时,这些吻合支会扩大,而支气管动脉则会代偿肺动脉的功能,参与气体交换。在慢性肺疾病的情况下,压力较高的支气管动脉血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前吻合分流至肺动脉,以代偿通气不良或膨胀不全的肺区。然而,这种分流可能会加重肺动脉高压的情况。

五、淋巴引流

肺的淋巴系统由浅、深两组淋巴管组成。浅组淋巴管位于脏胸膜的深面,而深组则环绕在各级支气管的周围。值得注意的是,肺泡壁并不具有淋巴管。这两组淋巴管在肺门处相互连接,并最终回流至支气管肺门淋巴结。此外,肺内还分布着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和位于支气管周围的肺淋巴结,它们共同构成了肺的淋巴网络。

六、神经支配

肺的内脏神经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支配。这两大神经在肺根的前后形成肺丛,其分支广泛分布于肺内。迷走神经的兴奋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以及腺体分泌增加,而交感神经的兴奋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在哮喘发作时,可以通过使用拟交感神经性药物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此外,内脏感觉纤维将各级支气管黏膜、肺泡和脏胸膜的感觉信息传导至脑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