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淋巴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肿瘤内科之年倒计时 [复制链接]

1#

肿瘤内科

就算把所有字眼遮挡住

也瞒不住

/12/30

肿瘤疗效评价

一、定一个基线

定义: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灶和不可测量病灶。

1、可测量病灶(1)至少有一条可以精确测量的径线的病灶。(2)根据CT或MRI评价,病灶最长直径至少为10mm(2个层厚,层厚5-8mm)。(3)根据胸部X线评价,病灶最长直径至少20mm。(4)根据测径器评价,最长直径≥10mm的浅表性病灶。(5)恶性淋巴结:病理学增大且可测量,单个淋巴结CT扫描短径须≥15mm(CT扫描层厚推荐不超过5mm)。基线和随访中,仅测量和随访短径。注:恶性肿瘤淋巴结用最短轴作为直径,其它可测量病灶用最长轴。

2、不可测量病灶(1)不可测量病灶包括小病灶(包括短轴在10-14.9mm的淋巴结)和真正无法测量的病灶,如胸膜或心包积液、腹水、炎性乳腺疾病、软脑膜病、累及皮肤或肺的淋巴管炎,测径器不能准确测量的临床病灶,体检发现的腹部肿块,重现影像技术无法测量的。(2)骨病:骨病为不可测量的疾病,除软组织成份可采用CT或MRI评价外,且符合基线时可评价的定义。(3)既往局部治疗:既往放疗病灶(或其它局部治疗的病灶)为不可测量病灶,除非治疗完成后进展

二、记录治疗评价在基线时必须评价所有部位疾病。基线评价应尽量在接近试验开始前进行。对于充分的基线评价,治疗前28天内必须进行所有要求的扫描,所有疾病必须正确记录。如果基线评价不充分,以后的状况通常为不确定。1、目标病灶所有累及器官达最多2个病灶/每个器官,共5个病灶,所有可测量病灶应视为基线目标病灶。根据大小(最长病灶)和适合性选择目标病灶准确重复测量。记录每个病灶的最长直径,除外病理学淋巴结应记录短轴。基线时所有目标病灶直径(非结节病灶的最长径,结节病灶的最短轴)的总和是试验中进行的评价比较的基础。

2、非目标病灶所有不可测量的疾病均为非目标病灶病灶。所有未鉴别为目标病灶的可测量病灶也纳入非病灶疾病。不需要进行测量,但是评价以无、不确定、有/未增大、增大表示。1个器官的多发性非目标病灶在病例报告表上记录为一项(如:“多发性骨盆淋巴结增大”或“多发性肝转移”)。

三、每次评价时的客观缓解状态

疾病部位评价必须采用与基线相同的方法,包括一致进行增强和及时的扫描。如需变化,必须与放射学医师讨论该病例以明确是否可能用替代法。如不能,以后的客观状况为不明确。(因为篇幅等问题,以下只列举“目标病灶”的疗效评价)

最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病人

有位患者是一位30+的青年男子,肺癌晚期,全身转移。本来以为入院后继续化疗,但是有发热、房颤。主任说这位患者已经试过多线的化疗方案,都没有什么效果,肿瘤依然在进展。发热已经用了舒普深,后来升级泰能,仍没有好转,估计是肿瘤热。和患者爱人和父亲谈话:患者的生命已经是以天数为单位在倒计时。

“可是医生,他还有清醒着,他还有很强的求生欲望啊。”

“我很理解你们,但是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能做的了,已经没有希望了。”

分贝逐渐升高,我仿佛能感受到惨白的墙后,清醒的还有着自我意识的患者听到死期的绝望。现实世界依然有很多残忍的事情在发生着,我们以为那些是故事,但是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近在咫尺。

听师兄说,他是个好人,他会把零钱给见到的流浪者。愿天堂没有伤痛。

年倒计时1天

明年希望有个好开头

END

文/Boyi

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