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淋巴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贝利司他治疗复发难治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 [复制链接]

1#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年8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OwenA.O’Connor教授在LeukemiaLymphoma杂志发表文章,贝利司他治疗复发/难治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R/R-AITL):总体反应率(ORR)为45.5%(10/22)。


  该结论根据BELIEF研究亚组分析而得出,共纳入22例R/R-AITL患者。贝利司他用法为mg/m^2,每21天为1疗程,第1-5天输注,输注时间30分钟。在BELIEF临床研究中,开始时间为年5月,结束时间为年8月。其中,4例(18%)获得CR,而6例(27.3%)获得PR,2例(9.1%)疾病稳定(SD),另有7例(31.8%)疾病进展(PD)。在10例获得OR的R/R-AITL患者中,中位达到缓解时间为11.7周(4.7-24.4周)。


  中位随访时间21.5个月,R/R-AITL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3.6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2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9.2月。在22例R/R-AITL研究组中,AITL中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为50%,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22.7%),其次为血小板减少(13.6%)。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8%,总体安全性较好。


  基因组学研究显示,AITL起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Tfh),47%的AITL患者存在TET2突变,而20%的患者存在IDH2突变。另外,有研究提示RHOA突变也很常见(70%)。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研究发现,TET2和RHOA-G17V突变可导致自发出现的AITL.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贝利司他通过去乙酰化作用,调控异常的DNA甲基化,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AITL对表观遗传学药物干预显效良好,未来研究大有可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