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属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消化道肿瘤的常见治疗方法。术中出血量大,并发症多、手术后癌细胞扩散转移隐患重重……医院普外科积极探索,不断开展新技术,在当地率先开展了基于“膜解剖理论指导下的3D腹腔镜胃肠道系统肿瘤根治术”,提高了手术质量,缓解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近日,58岁的严先生因“间断腹痛2月”入住医院普外科。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被诊断为“降结肠癌”。普外科主任周明银教授团队经过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发现患者病情较晚,但经过仔细阅读相关影像资料后,认为患者仍有手术根治的机会。针对患者的情况,周主任决定为患者实施基于膜解剖理论指导下3D腹腔镜左半结肠癌D3+CME根治术这项新技术。
与传统手术方法不同,该技术手术路线并非按传统解剖所述的一条条沿着血管和器官所划出的直线,而是穿梭在器官边缘“膜”与“膜”之间,顺藤摸瓜般找到需要切除的肿瘤及其边界,将膜及其包裹的肿瘤连锅端。三个小时,周明银教授、陈涛医师顺利切除了肿瘤,并且丝毫不伤周边组织,无需止血纱布和血液吸引器,实现了零出血就把病灶干净的摘除。
术后,普外科医护团队以ERAS(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七天后患者就顺利出院。
该技术在医院的成功开展,医院腹腔镜下胃肠肿瘤规范化手术理念的再一次展示。该术式以腹腔脏器与腹膜、网膜相关的膜解剖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3D高清腹腔镜影像系统优势,将膜解剖的先进理念充分贯彻至此台手术的全过程。手术在3D腹腔镜下分离左侧Toldts间隙、清扫组淋巴结、依据结肠系膜及大网膜的膜分层游离结肠脾曲,进行完全左半结肠系膜切除(CME),并从系膜血管根部离断、清扫第三站淋巴结(D3)。手术顺利完成,做到了规范、彻底的根治切除,锲合当今国内国际的先进理念。
膜
解
部
手
术
简介
“膜解剖手术”是由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龚建平教授团队,基于日本人推出的相关理论,于年正式创制的一种全新的胃肠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方式。简单来说,“膜解剖手术”的出发点在于--人体的血管和器官,都被一层“膜”所包绕,而最安全的手术入路就是在两层膜之间。因此,“膜解剖手术”手术就是要选择在两层膜之间入路,不弄破这层膜,使膜内的脏器和血管尽可能不受到伤害,减轻了手术带来的出血和对器官组织所造成的创伤。还可以有效防止因切除肿瘤时所带来的癌细胞散落,而造成的癌细胞清理不彻底的弊端。
优势
“膜解剖手术”的优势在于:出血更少,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淋巴清扫更彻底,患者可预测的生存期更长,复发率大大降低。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普外科医学技术正在从巨创发展到微创甚至无创。膜解剖的新解剖概念进入我们的视野,为胃肠肿瘤手术的规范开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基于膜解剖理论的指导,充分利用腹腔镜技术,在治疗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方面运用微创技术,实现技术创新,达到了创伤小、效果好、更安全、更高效、更根治的目标。目前“基于膜解剖理论的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基于膜解剖理论的3D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基于膜解剖理论的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医院普外科已常规开展。因为该术式的良好效果,许多患者慕名前来求治。
医院
医院办公室制作
长按上图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