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你认识我
也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
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我”
5月27日,公安部在京举行第三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集中发布了5名个人和1个集体的先进事迹,向优秀的人民卫士、警界的英雄楷模致敬。
1
马金涛
“妞妞,你的爸爸是个大英雄!”
他曾是
群众眼中热心的“小马警官”
他曾在暴雨之中
留下默默守护着群众安全的湿身背影
他曾对自己救助过的孩子说
“我会常来找你耍的”
他曾小心翼翼地抱起刚满一岁的女儿
发誓用生命守护她
然而,这一切
定格在了年12月20日18时20分
年12月20日
冬日的贵阳,天暗得格外早
马金涛所在的派出所
得到一条涉*案件的线索
原本说好了
医院看病的马金涛再一次食言
主动请缨参与排查行动
谁也没想到
在此次行动过程中
丧心病狂的嫌疑人竟突然袭击
掏出弩箭刺入了
马金涛左前臂靠近心脏位置
血,浸染了马金涛的衣服
但他强忍剧痛
两只手死死地抓住嫌疑人的衣袖
嫌疑人挣脱后
他又紧跟着追上去
血越流越多,眼前越来越模糊
最终,伤势过重的马金涛
倒在了血泊里
两个多月前
马金涛才刚刚在派出所里
度过了他30岁的生日
所里给他买来生日蛋糕
同事给他唱了生日快乐歌
当天,马金涛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道
“三十而立了,
谢谢这个团结友爱的家庭给我的关心支持!
希望自己不负工作责任,
不负家庭责任!!!”
每一天都有无数个马金涛
用生命为刃,以鲜血染戟
拼尽全力打击罪犯,用尽一生保护人民
盛世之下
总有人为万家灯火
负重前行
2
赵永前
“爸爸,你的时间都去哪了”
年2月23日
对赵永前来说,是此生最黑暗的日子
这一天
与病魔搏斗近天的女儿
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5年前,赵永前的女儿被诊断
患有恶性淋巴管肉瘤
这种病症得病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三
相当于连续抛22次硬币
每次都是正面
临床病例极少,治愈可能较低
因为女儿的病
赵永前开始频繁来往于
相距多公里的单位和家
不断切换着“父亲”“警官”两个角色
▲赵永前与基层官兵谈心(边防部队转改后)
年,女儿病情急剧恶化,面临截肢
这对于一个热爱跳舞的18岁女孩来说
无异于晴天霹雳
爱女心切的赵永前更是心如刀绞
他答应病重的女儿两件事:
一是退役回归家庭
弥补这些年没有陪伴她的遗憾
二是带着她去海南三亚
去祖国最温暖的地方看看
然而
就在年3月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明确指出公安边防部队将集体退出现役
大时代转轨,意味着无数人转身
确保边境辖区安全稳定
这个摆在首位的*治责任
压在了*委赵永前的肩上
深知肩上责任的赵永前
“不想因为个人事情影响部队改革”
尽管女儿一再催促
“爸爸你快点来,我快撑不住了”
但赵永前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工作岗位
在改革期间
赵永前为确保边境辖区安全稳定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
他的女儿却没有等到他
带着遗憾
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到最后时刻
懂事的女儿也没有责怪爸爸
她说
她理解父亲
知道爸爸不容易
爸爸是好人,除了陪她少
其他都很好
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女儿的骨灰
被洒在了家乡的东大河
没有人问过赵永前为何这样选择
他的眼泪
如这凌冽的河水,静静流淌……
再坚强的硬汉
也会为疼惜的女儿牵肠挂肚
也有对妻子父母的柔情万丈
人民警察不仅是超级英雄
他们也是
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普通人
﹏
﹏
﹏
﹏
3
张保国
“排爆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
你们谁的*龄长谁上!”
35年与爆炸物打交道
20年冲锋在排爆第一线
每一次排爆
都是一次与死神的插肩而过
年3月
张保国带着排爆队
将废弃弹药运往山里销毁
突然,废弃弹药中的老旧发烟罐泄漏起火
“快跑!”张保国大喊一声
双手用力推开身边的同事
紧接着飞快冲到火药堆旁
用脚踢飞了发烟罐
然而,张保国还没来得及跑开
火药堆就在瞬间蹿起10米高的大火
将他整个包住
这次事故中
张保国全身8%的面积烧伤
脸部二度烧伤,双手深二度烧伤
落下七级伤残
身上还因两次大面积植皮
留下了两道50厘米长的疤痕
烧伤后
4岁的女儿吵着要来看爸爸
可是,见到张保国的样子后
女儿快乐的脸上充满了惊愕、恐惧
过了好一会儿
她突然号啕大哭:
“我再也不玩火了!
爸爸,你以后也别玩火了好不好?”
尽管如此
张保国却从无退意
他说
“我欠父母、妻儿的实在太多了
但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
为了社会的安宁
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
我就是那个最先站出来的人”
一朝穿警服,终生是侠客
嫉恶又如仇,血里有长河
赤胆忠心,勇往直前
张保国的人生
已经浓缩在父亲给他起的名字里
4
李树干
“心里装着大伙儿,乡亲就不拿我当外人”
扎根偏僻地区
一个人承担着一个派出所的工作
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
没有固定的工作范围
没有固定的警务模式
“挽起裤腿插秧,撸起袖子撑船”
李树干坚守“孤岛”,一干就是二十几年
在江苏宝应氾光湖
“一个人的警务室”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因为在群众眼里
没有李树干管不了的事
没有李树干解决不了的问题
“大老李”、“服务总监”、
“全科医生”、“多管局长”……
这些,都是李树干在百姓心中的角色
为了能随时替百姓解决问题
他还把“一个人的警务室”
变成了24小时不打烊
20年间
李树干平均每天奔走40多公里
骑坏两辆摩托车、五辆自行车
化解群众矛盾纠纷近起
给村民代办送证多次
20年如一日
李树干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氾光湖的百姓
“不是李警官,我老娘的户口是办不下来的”
“没有大老李,我家孩子就找不到”
百姓们的每一句肯定
都让李树干心里“美滋滋的”
“在氾光湖,我是唯一的‘公家人’
代表的是*和*府的形象
干好了才对得住这身警服”
“穿上警服不忘自己是农民,
脱下警服不忘自己是警察”
“当地群众不仅是我的服务对象,
更是我的父老乡亲”。
李树干朴实的话语中
透出一名人民警察的坚守和执着
5
肖俊京
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回家,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
最普通、最平常的事
但这件事对于北京市公安局民警肖俊京来说
却是千里之外的征程
年10月31日
出差15天的肖俊京刚回到北京
再次和战友马不停蹄赶往东北
执行抓捕任务
动身前
肖俊京难得的与妻儿吃了一顿饭
他走南闯北办案子
几乎走遍整个中国
却从没能带结发妻子出去旅行过一次
年,正好是他们结婚30周年
吃饭时,肖俊京答应妻子
回来就陪她去苏州好好玩一次
然而,他却再也不能赴约了
在哈尔滨办案期间
肖俊京突发心梗,殉职
年仅54岁
在他下榻的酒店里
还留着一块没有吃完的面包
生前
肖俊京的